
2025年4月以來,美國政府新一輪關稅政策的出臺(如全面加征10%基礎關稅、取消低價值包裹免稅豁免、實施動態對等關稅機制)對全球供應鏈和物流行業造成深遠沖擊。作為跨境電商物流的核心服務商,UPS和FedEx面臨業務量下滑、成本上升、合規壓力加劇等多重挑戰。對于依賴國際物流的跨境賣家而言,理解政策變化并制定應對策略至關重要。
一、美國關稅政策的核心調整及對物流行業的直接影響
全面加征基礎關稅與動態對等關稅
美國自2025年4月5日起對所有非加墨國家商品加征10%基礎關稅,并對57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動態調整關稅。疊加原有高關稅(如對中國商品的25%關稅),企業進口成本波動率超30%。UPS最大客戶亞馬遜因關稅政策削減50%出貨量,直接導致UPS日均包裹量下降9%,預計全年收入將出現低個位數百分比下滑。FedEx則通過推出“動態關稅計算器”幫助客戶預估稅費,但其自身運營成本也因港口擁堵、清關延誤等問題顯著增加。

取消低價值包裹免稅豁免
5月2日起,美國取消對價值低于800美元非郵政渠道進口商品的免稅政策,直接影響Shein、Temu等依賴小包裹模式的平臺。據中信建投測算,2025年中美跨境電商空運需求將下降超20%,而海外倉訂單需求預計提升8%。UPS和FedEx的跨境小包業務首當其沖,需重新評估低價小包裹市場的盈利能力。
清關復雜性與合規壓力
美國海關對HS編碼、MID代碼(制造商識別碼)等合規要求趨嚴,MID代碼缺失或錯誤可能導致貨物滯留。中小賣家因合規能力不足,清關失敗率上升,進一步壓縮物流需求。例如,洛杉磯港5月初貨運量因關稅政策下降30%,港口擁堵和交付延遲風險加劇。
二、跨境電商賣家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物流成本上升與訂單流失風險

供應鏈與物流模式重構
合規與清關能力升級
客服外包與客戶關系維護

三、長期趨勢與行業建議
供應鏈區域化與本土化
高關稅推動企業縮短供應鏈,轉向墨西哥、東南亞等區域化生產中心。賣家需評估現有供應鏈對中國產商品的依賴度,探索多元化采購渠道。
技術驅動的物流優化
物流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如自動化清關系統、AI關稅預測),賣家可借助這些工具提升運營效率。例如,FedEx的“動態關稅計算器”通過API實時更新稅率,幫助企業精準預估成本。
政策窗口期的博弈
中美90天暫停關稅談判為企業提供緩沖期,賣家應利用窗口期鎖定低價庫存,同時為未來關稅重啟預留彈性空間。例如,半導體企業可提前采購以規避潛在成本反彈風險。
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全球貿易格局。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短期需通過提價、海外倉布局、合規優化等手段應對沖擊;長期則需構建韌性供應鏈,分散市場風險,并借助物流服務商的技術與資源提升競爭力。唯有主動適應政策變化,方能在貿易摩擦中把握機遇,實現可持續增長。

來源:全球多語客服外包專家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咖啡進口報關清關羅甸貨運物流關于空運韻達是空運嗎跨境電商平臺登錄埃及空運中東海運物流西班牙到阿根廷有多遠空運件怎么寄馬來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