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航潮創紀錄,運價波動再現"疫情模式"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航運市場正經歷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劇烈的震蕩。據Sea Intelligence監測,2025年4月全球承運商取消航班量突破80趟,較2020年5月的51趟峰值激增57%。這種被業界稱為"空船停航"(blank sailing)的現象,直接導致中國至美國航線訂艙量單周暴跌近60%,供需失衡已引發運費上漲壓力。
"V型反彈"劇本重演?
當前市場曲線與2020年呈現驚人相似性:
- 第一階段(需求凍結): 2020年全球封鎖導致運費跌至1500美元/FEU,2025年中美關稅博弈引發訂艙量驟降
- 第二階段(報復性反彈): 2021年運費飆升至20000美元/FEU,而2025年5月中美關稅下調至30%后,中國對美日訂艙量已反彈82%(Vizion數據)
Flexport首席執行官Ryan Petersen證實:"協議簽署后首周,中美航線訂單量激增35%,運力吃緊態勢正在形成。"
關鍵差異:本輪周期的三大特殊性
1. 驅動因素差異
疫情期源于消費品需求爆發(服務消費向商品轉移),本輪則由企業補庫存主導
2. 影響范圍差異
2020年沖擊全球供應鏈,本次波動集中在中美主干航線,東南亞-歐美航線相對平穩
3. 緩沖機制差異
承運商已建立"運力敏捷調整"機制,德魯里指出:"當前閑置集裝箱船運力達6.2%,較2020年高出3個百分點"
預警:6-7月或現運價跳漲窗口
行業普遍關注兩個關鍵時點:
- 短期(6月中旬): 美國到港量預計同比下滑59.5%,停航導致的運力真空將集中顯現
- 中期(Q3): 傳統旺季疊加補庫存需求,可能再現"一艙難求"
盡管重現20000美元天價運費概率較低,但跨境企業需警惕:
? 關稅紅利或被運費上漲抵消
? 電商物流成本敏感型產品面臨利潤擠壓
海事分析師Lars Jensen警告:"這不是簡單的周期循環,而是全球化重構中的供應鏈應激測試。"隨著航運業進入"高頻波動常態",企業建立彈性供應鏈的重要性已超過對短期運費的博弈。
點擊獲取更多信息:
歡迎咨詢:400 666 9515
來源:網絡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藍海跨境立場!
來源:藍海跨境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jc國際物流跨境 電商 國際海運回中國標準國際快遞專線小包是什么意思imirror海外倉淮安跨境物流跨境電商物流一覽表國際快遞 便宜國際長途物流運輸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