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支持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發展出口退(免)稅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對以海外倉方式出口的貨物實行“離境即退稅”政策。這意味著,企業僅需憑出口貨物報關單即可申報退稅,無需等待貨物實際銷售,大幅縮短資金回籠周期,顯著提升跨境電商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為幫助廣大跨境電商企業充分把握政策紅利,本文將從政策核心內容、操作機制、實施影響及風險防控四個維度進行全面解讀。
01 政策核心內容:重構退稅邏輯,實現“離境即享紅利”
① 退稅時點的突破性調整
傳統出口退稅需待貨物完成銷售并收匯后方可辦理,而新政允許企業在貨物報關離境進入海外倉時即可申報出口退(免)稅。這一調整將退稅周期從平均36個月壓縮至12個月,資金回籠效率提升60%以上。
案例:深圳某3C企業通過分拆申報已售/未售貨物,將2000萬元海外倉庫存的退稅周期從90天縮短至7天,相當于獲得2%的年化資金成本節約。
② “預退稅+后核算”雙軌制設計
預退稅申報:企業需在申報明細表中標注“海外倉預退”(代碼HWCYT),并使用單獨申報序號或關聯號。
后續核算:企業須在稅務機關辦結預退稅的次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期間,根據實際銷售情況進行稅款調整:
已銷售且退稅額無差異:直接辦結退稅;
存在差異或未銷售:需沖減預退稅數據并重新申報。
逾期風險:未按期完成調整的企業,稅務機關將追回已退稅款,待貨物實際銷售后再按常規流程辦理。
③ 備案單證的差異化要求
除常規出口合同外,企業可使用海外倉訂倉單、租賃協議等替代單證備案,但需留存銷售記賬憑證、明細賬等佐證資料。稅務機關將重點核查銷售真實性,對偽造資料的企業追繳稅款并處罰。
02 操作機制:全流程指引與合規要點
① 申報主體與適用范圍
適用主體:跨境電商平臺賣家(如亞馬遜FBA)、轉型外貿企業、生產型出口企業等。
貨物范圍:僅限通過海關監管代碼“9810”出口至海外倉的貨物,不包含境內倉轉售或保稅區倉儲貨物。
② 申報流程優化
預退稅申報:企業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報關單、海外倉使用證明等資料,系統自動核驗后3日內完成退稅。
核算調整:企業需在核算期內登錄“出口退稅離線申報軟件”進行數據調整。
案例:某企業預退稅款100萬元,實際銷售后退稅額為90萬元,則需補繳10萬元差額。
③ 風險防控機制
動態監管:稅務機關通過“離境退稅管理信息系統”實時監控貨物離境、銷售及收匯情況,異常數據將觸發人工核查。
聯合懲戒:虛假申報企業將被納入失信名單,限制跨境電商業務資質。
03 政策影響:重塑跨境電商生態格局
① 企業層面:降本增效與模式創新
資金鏈優化:退稅提前釋放的現金流可用于擴大海外倉布局。
案例:某服裝企業利用退稅資金在歐洲新增3個海外倉,物流時效提升40%。
價格競爭力提升:據測算,政策實施后跨境電商商品價格平均下降3%5%,訂單量增長15%20%。
② 行業層面:加速海外倉規模化發展
市場擴容:2025年海外倉數量預計增長30%,第三方海外倉占比將突破60%。
產業鏈協同:物流企業業務量增長帶動倉儲、包裝等配套產業發展。
③ 宏觀經濟層面:外貿結構升級與國際競爭力
出口增長:預計拉動跨境電商出口增長20%,貢獻外貿整體增速的3個百分點。
國際博弈:與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形成對沖,中國通過退稅政策增強對中小賣家的吸引力,鞏固全球供應鏈地位。
04 風險與應對:合規經營與長期發展
① 主要風險點
虛假銷售風險:稅務機關將通過物流軌跡、資金流等多維度核查。
核算逾期風險:未按期核驗可能導致退稅追回,甚至引發資金鏈斷裂。
國際政策風險:歐盟等地區可能效仿美國調整稅收政策。
② 應對策略
數據化管理:采用ERP系統實時跟蹤貨物狀態,確保申報數據與實際業務一致。
合規能力建設:定期參加政策培訓,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
全球化布局:通過“海外倉+轉口貿易”模式分散風險。
結語
“離境即退稅”政策是中國跨境電商稅收制度的里程碑式創新,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稅收杠桿激活海外倉模式的潛力,推動外貿從“成本驅動”向“效率驅動”轉型。
特別提醒:在當前美國關稅政策趨嚴的背景下,企業應充分利用政策紅利,但務必在合規框架內優化運營策略,確保可持續發展!
點擊獲取更多信息:
歡迎咨詢:400 666 9515
來源:網絡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藍海跨境立場!
來源:藍海引擎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海外倉 西班牙馬來西亞空派專線跨境電商一件代發需要多少資金南部貨運物流中國寄到菲律賓的郵費多少英國國際快遞越南到中國物流公司跨境電商物流主要平臺廣州去馬來西亞海運越南的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