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剝離貨運業務,裁員1.2萬人,UPS正在尋找一系列潛在的增長因素。下半年開始,UPS或將有望迎來強勁的復蘇。

圖片來源:網絡1
為什么出售近十年前收購的貨運業務?
6月24日,UPS宣布以10.25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的輕資產型貨運經紀業務部門Coyote Logistics出售給RXO,該交易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就RXO而言,收購Coyote將增強RXO的市場地位,多樣化客戶群體,并擴大承運人網絡,在更廣泛的范圍內為客戶提供更多運力。據悉,Coyote 在2023年創造了約32億美元的收入,毛利率約為 4.7 億美元,調整后的 EBITDA 約為8600萬美元。RXO預計年化成本協同效應至少為2500萬美元。
交易完成后,RXO將躍升為北美區域內的第三大代理運輸服務提供商,排名上升5位,僅次于C.H. Robinson Worldwide和Total Quality Logistics。受此利好消息提振,當天RXO的市場表現亮眼,市值飆升22.96%,達到29.21億美元。
而對于UPS來說,Coyote是UPS在2015年以18億美元從私募股權巨頭華平投資集團手中收購獲得,此項戰略收購的核心目的在于,通過融合Coyote的專業貨運網絡與資源,來擴展UPS工業貨運航運業務。更重要的是,UPS期望借助Coyote在資源匹配領域的運營能力,提高內部運營流程,實現卡車資源的最優配置,從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與服務質量。
疫情期間,UPS的運輸需求激增,但繼2023年的勞動合同談判后,UPS在今年早些時候報告了收入和利潤的急劇下降,并宣布了削減成本的計劃,主要原因是經濟狀況不佳,業務虧損。
這一次將貨運經紀業務Coyote賣給RXO,也反映出UPS的戰略方針調整,即剝離不太賺錢的業務部門,以簡化公司結構。UPS首席執行官Carol Tomé自2020年上任以來就一直主張削減非核心運營,專注于包裹運輸核心業務,這包括剝離一些工業貨運運營,以深入拓展企業供應鏈。
全球貨運業衰退、利潤下滑也是UPS放棄Coyote的另一原因。最近兩年,全球貨運行業經歷了一場寒冬,整個行業面臨著收入減少和利潤下滑的困境,特別是到了2024年,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貨運需求的低迷讓情況雪上加霜,如果貨物運輸量沒有顯著提升,供過于求的局面可能導致運費持續走低。
Coyote也沒能在這場行業風波中獨善其身。據財報數據顯示,Coyote的年收入從疫情期間的40億美元降到了2023年的32億美元,2023年調整后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約8600萬美元,也處于持續下滑的狀態。
UPS首席執行官Carol B. Tomé 表示:“隨著UPS將自己定位為全球優質的小包裹供應商和物流合作伙伴,出售Coyote Logistics業務的決定讓我們更加專注于我們的核心業務。”交易完成后,這家包裹遞送巨頭公司將更新其財務展望。
2
內憂外患下,UPS仍有潛在增長
在充滿挑戰的2023年,貨運需求的疲軟態勢逐漸蔓延至全球消費市場,身為全球快遞巨頭的UPS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影響,經濟放緩導致其包裹遞送量低于預期;同時,UPS還進行了曠日持久的勞動合同談判。與Teamsters工會達成協議的困難幾乎導致UPS工人的全國性罷工,對潛在罷工的擔憂使得UPS的一些客戶將業務量轉移到了其他競爭對手手上,例如FedEx、USPS等。
雖然最終與工會達成和解,簽訂了新的勞動合同,但需求的疲軟、勞動力成本增加的壓力還是影響到了UPS的業績表現。2023年,UPS年度收入為909.58億美元,較上年的1003億美元下降9.3%;運營利潤為91.41億美元,較上年的130.94億美元下降30.2%。
2024年第一季度的總營收為217億美元,相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5.3%;營業利潤為16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6.5%;UPS在美國市場的日均包裹量下降了3.2%,在國際市場的日均包裹量也下降了5.8%。另外,近兩年來,亞馬遜物流網絡建設強勢崛起,不斷搶走UPS的市場份額,而且這一現象未來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4年至2028年間,零售電商銷售額預計將以每年近10%的速度復合增長,一些更樂觀的預測則認為2024年至2029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6%。所以,無論是在包裹交付量增長,還是在退貨量增長,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商仍然是關鍵的驅動力。
電商持續增長的背景之下,亞馬遜在這種積極性的結構性增長中受益。據全球運輸與郵件技術和金融服務公司Pitney Bowes Inc.發布的2023年美國包裹運輸指數報告顯示,2023年,亞馬遜運送的美國包裹交付量首次超過了UPS,同時,亞馬遜的交付量也早已超過聯邦快遞,這意味亞馬遜成為美國最大的包裹快遞公司,并在激烈的美國物流競爭中保持著不錯的增長勢頭。未來,亞馬遜將通過在電商和全球網絡中的主導地位來繼續獲得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Pitney Bowes內憂外患之下,UPS的業務增長和未來發展似乎都處于承壓狀態,但其實這并不意味UPS就失去了競爭力,UPS仍然擁有穩固的競爭地位,并且存在一系列潛在的增長因素。在對2024年全年的指導摘要中,UPS管理層認為,下半年的利潤同比增長將會發生巨大變化,到2024年下半年,調整后的營業利潤將同比增長20%至30%。

圖片來源:UPSUPS這種增長預測的變化,可能是基于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疫情期間,受到電商激增影響,美國小包裹遞送市場的運力迅猛增長,疫情結束后需求回落,供過于求,市場開始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如今,電商需求趨勢逐漸開始正常化,包裹市場也已準備好恢復結構性增長的趨勢,產能過剩問題將逐漸得到改善。

圖片來源:Pitney Bowes目前,美國小包裹遞送市場的日均包裹量在8400萬到8800萬之間。假設其中70%的包裹是來自于電商,并且市場運力沒有進一步增加或者增長非常有限,那么電商需要保持大約一年半14%的增長或者大約兩年10%的增長,就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第二,亞馬遜市場份額的增加并不意味著UPS自此就不再增長和繁榮。作為全球包裹遞送服務巨頭,UPS與大量企業都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系。相比于亞馬遜,UPS能夠滿足更廣泛的遞送需求,為更多的產品提供多樣化的物流服務解決方案,例如高價值物品等。
現在很多大型零售商都非常依賴UPS的物流服務,包括:家得寶、絲芙蘭、Lowes、Target、eBay等,就連蘋果等大型科技巨頭也非常依賴UPS的運輸。而且UPS、FedEx、USPS這些老牌包裹遞送商也不希望亞馬遜在電商領域之外還在繼續主導物流。
第三,在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UPS宣布了一項裁員計劃,預計在今年解雇大約1.2萬人,約占其管理崗位人員數量的14%,預計節省10億美元成本,而且即便之后業務有所回彈預計也不會再進行這些崗位的招聘。
UPS前首席財務官Brian Newman指出,75%的裁員將在上半年進行,但成本效益將在后半年開始體現;首席執行官Carol Tome補充道,現在是10億美元的成本,但隨著在2025年獲得全年收益,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成本。因此,UPS將在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之前面臨成本下行壓力。
UPS管理層還預計下半年UPS將迎來更好的包裹遞送量,相比2023年下半年,預計收入將增長4%至8%。目前,UPS在美國國內的包裹日均量增長已經轉為正值。包裹遞送量的增加有助于減少該行業的產能過剩,并幫助UPS在未來幾年內增加每件包裹的收入。

圖片來源:UPS第四,UPS將繼續專注于在利潤率較高的醫療保健和中小型企業 (SMB) 等目標終端市場物流中實現收入增長。管理層的目標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將UPS在美國中小企業市場的滲透率從2023年的29%提高到40%,在醫療保健物流方面將收入從2023年的100億美元翻一番,到2026年達到200億美元。
此外,對自動化和智能設施的投資也會提高UPS的生產力,有助于降低成本。
圖片來源:UPS
電商增長重新成為結構性驅動力,銷量和收入在恢復增長,成本也在開始減少,這些因素正在扭轉UPS上半年面臨的不利因素,積極的趨勢或將在下半年開始顯現作用。下半年乃至2025年,UPS似乎有望迎來強勁的復蘇。雖然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UPS仍然面臨結構性利好因素的影響,仍將擁有穩固的市場競爭地位。? ? ?
來源:曉生研究院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七臺河泰吉鴻物流imirror海外倉廈門東南亞物流ems國際快遞中草藥品跨境平臺lazada美國海運貨代公司寄藥品到印度尼西亞深圳馬來西亞專線中國越南海運航線跨境快遞貨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