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南亞跨境電商圈頻頻爆出動蕩事件,顯得格外不平靜。
據報道,泰國警方在 5月21日期間的行動中查獲了一家未持有營業執照的網上商店倉庫,扣押了3,725臺非法秤,總價值約為214萬泰銖。
隨后,馬來西亞的電商平臺Shopee和Lazada被曝涉嫌協助中國跨境賣家走私和逃稅,銷售未經SIRIM認證的手機、電腦及配件等電子產品,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緊接著,越南工業和貿易部展開了嚴格的監管行動,處理了6,254個違規店鋪和23,359種侵權商品,罰款總額高達120億越南盾。
這些事件表明,東南亞各國正在加大對跨境電商的監管力度。盡管我們暫時無法確定這些消息的客觀性及其發展趨勢,但這些事件已經引起了跨境市場的一片緊張氣氛。因此,跨境電商從業者迫切需要對出海業務的合規性進行深入思考。

東南亞地區的多數本土商家正在與外來新業態進行著一場政策上的“博弈”。
作為新興市場,東南亞規模有限、經濟基礎薄弱,很容易受到外來新商業模式的沖擊。外來企業對本地產業的影響勢必會觸動當地的利益格局。這也是導致東南亞各國針對中國進口商品設置海關、物流、設廠等準入門檻和準則限制的核心因素。
舉例來說,印尼的貿易部長已經確認進口政策條例將維持不變,不進行修改。這一決策實際上是在保護本土企業,防止進口產品過度涌入對本土產業造成沖擊,以維護貿易的平衡。

相比之下,馬來西亞Shopee和Lazada平臺允許違規銷售電子產品的事件暴露了電商平臺管理不善的問題,導致未認證商品銷售泛濫,進而造成大量稅收流失。
當電商平臺上的交易未能依法納稅時,必然會對政府的財政收入產生負面影響,并打擊遵守規則、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產品認證的賣家的積極性。

要在電商市場保持長遠發展,合規才是“長期主義”的關鍵。因此,出海業務的合規性變得愈發重要。
為此,喜運達物流為跨境電商賣家梳理東南亞各國常見認證要求,希望對賣家有所幫助。

賣家不僅要確保銷售產品符合當地的質量和安全標準,并獲得必要的認證和許可,還需要密切關注東南亞各國的電商法規和政策變化,特別是關于進口、稅收和產品認證的規定。確保業務策略能夠隨政策變化及時調整,避免因不熟悉法規而導致的運營風險。
同時,賣家應依法申報和繳納稅款,深入了解各國的稅收政策,以規避稅務風險。使用合規的財務管理軟件,確保稅務申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畢竟,越南財政部正計劃推動電商平臺代賣家繳稅,這體現了當地政府對依法納稅的重視。
在東南亞這樣一個變化頻繁的市場環境中,中企出海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其能否根據當地的商業、政治和經濟環境的變化靈活調整策略。快速適應變化并做出反應,有助于在市場中穩健立足,實現持續發展,從而確保在復雜的政策環境中業務穩步前行。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國際包裹免稅金額ems跨境物流阿里一件代發平臺快 寄到泰國怎么寄巴基斯坦海運到中國多少天快遞寄到斯里蘭卡菲律賓快遞專線寄件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站點物流渠道包裹重量要求是多少出口到泰國用什么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