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上,外貿人的怨聲一片,都在說這兩年行情太差,賺不到錢。而近日,海關總署公布了我國2023年的進出口數據,數據卻還在同比增長,12月的進出口總值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為什么數據顯示和大多數外貿人的實際情況不一樣?難道數據被篡改了嗎?當然不是這個原因。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具體數據就知道,單純從出口總體數據來看,確實是同比增長了一點點,但拉高增長率的,主要是資本密集型產業,比如汽車行業及其零件、附件,就增長了35.76%。
近幾年,中國的汽車出口數量突飛猛進,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大爆發,我國一舉成為世界第一整車出口大國。這些出口的汽車一輛就是起碼好幾十萬人民幣,出口的數量又是百萬級別的,當然數據就能被拉得很好看。
除了汽車,還有動輒上億的船舶行業去年增長也超過27%,一些資源出口行業的數據也在增長,這些都是單價就價格不菲的產品,也難怪出口總值被輕輕松松拉上去了。
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中國一直以來作為資源進口大國,為什么去年會變成資源出口大國呢?原因之一就是俄烏戰爭以后,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制裁,但是歐洲哪里能完全離開俄羅斯的能源呢?于是我們從俄羅斯那邊進口,換個標簽裝船,再運到歐洲。近年來東三省的GDP增速表現亮眼,也和俄羅斯有不小的關系。

除了上面說到的幾個項目以外,從出口超過千億的32個產品大類中可以看到,18個產品大類出口額都在下跌,也就是說其實有增長的行業占少數,更多的行業都在變差,但正是因為這些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增長,掩蓋了大面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坍塌。
所謂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是做服飾鞋包,小商品這種利潤比較低,但是需要大量人工的產業,這些產業技術含量低,資本投入少,但是因為吸納了較多的勞動力,往往起到了促進就業、支撐當地經濟的重要作用,一旦業務量萎縮,稍不留神就可能面臨破產倒閉的危險,畢竟要養那么多工人。
那前兩年,原本屬于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訂單又流去了哪里呢?你去關注一下越南的出口增長數據就會發現問題了。
這么多年來,美國一直都在鼓吹國內以及盟友國擺脫中國的生產鏈,減少對中國制造的依賴,于是刻意扶持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發展制造業,比如越南、菲律賓、印度等地。
2022年開始,蘋果公司和他的供應商們就陸續將其生產線從中國搬遷去越南。三星、松下、阿迪耐克等國際知名公司和制造商們,也紛紛關閉了中國工廠,去越南投資建廠,許多訂單和產業鏈的轉移就不難理解了。雖然“越南制造”想要完全取代“中國制造”是天方夜譚,畢竟兩個國家的國力、政治風險、自然資源、供應鏈完善程度、甚至工人素質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差別,但不得不說,這一波操作對于中國工廠的沖擊還是不小。
總的來說,這兩年,無論是出口商品類別還是貿易伙伴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如果中國外貿不抓住機會轉型升級,定好從“制造”走向“智造”的戰略,大多數的普通企業真的很不容易頂住行業下行的壓力。
當然,2024年外貿行業也是有一些新機遇的,首先美歐央行貨幣政策轉向降息、全球電子行業周期持續上行等因素可能推動全球貿易回升,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我國和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和地區會加強合作,進出口量應該會進一步擴大。出口商品類別和貿易伙伴的改變也意味著市場結構可能進一步優化,能給做好準備的企業帶來更多機會。

目前,歐美市場已經出現進口需求下降且“粥少僧多”的局面,如果各位外貿人還沒有來得及布局,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多關注東南亞、中東、中亞、南美等市場,根據海關數據顯示,這些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率還是比較可觀的。
以上是小捷的觀點,那你對2024年的外貿行情持什么態度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來源:捷匯通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到馬來西亞空運發印尼船運圣盧西亞海運泰國中通快遞跨境電商btoc平臺墨西哥專線國際物流到尼泊爾的貨代上海海運到曼谷溫州國際海運國際快遞運費價格表